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社会大局稳定,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为此,江西省新余市市场监管局始终清醒认识到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高度警觉,建机制、压责任、抓重点、强监管、谋创新,夯实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基础,筑牢民生安全底线。
建章立制“长效化”。制定《新余市压实特种设备安全各方责任二十条措施》,倒逼行业部门落实监管责任,推动“三管三必须”落实具体化、精准化、规范化。同时,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五个一”工作制度和《新余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规范》,细化职责清单、制度清单,推动特安委实体化运行。推行大型游乐设施“日试坐、周试坐、月试坐”工作制度,通过属地行业主管部门和业务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每月“试坐”,检查游乐设施运行情况,同时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日常维护保养制度、操作人员资质及是否开展应急演练等进行重点核查,监管更用心。健全隐患“发现、交办、整改、督查、销号”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逐条明确隐患督促责任人、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直至隐患“闭环”,确保安全隐患真整改、真销号。建立“一卡两册两清单”制度,即安全明白卡、管理手册、工作指导手册、风险辨识清单和隐患排查清单,提高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能力,建立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双预防机制,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探索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帮扶机制,坚持常态化跟踪检查和指导帮扶相结合,对各县(区)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把脉问诊”,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提高各县(区)市场监管效能,已连续2年开展基层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培训,现已累计培训300余人次。
四方责任“具体化”。全国首创“三落实、三个一、两有证、两检验、两台账”33222管理要求,严格监督1632家企业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配置特种设备安全总监、安全员,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及时排查治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市特安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考核、巡查、督导作用,协调各成员单位落实本行业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积极协调解决安全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跟踪督办相关工作落实。将特种设备安全纳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运用综合考核、督导检查、挂牌督办等方式,督促各县(区)政府落实属地责任。运用“三书一函”常态化督办制度,压实属地责任。近年来,共发出《提醒敦促函》6份、《约谈通知书》20份、《挂牌督办通知书》3份。对旅游景区、人员密集场所、危险化学品企业等重点单位和气瓶充装等重点环节,广泛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宣传及应急演练。近年来,共开展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泄漏应急演练8次、电梯相关应急演练25次。此外,发放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宣传资料7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
强化监管“常态化”。制定“安全体检”工作方案,通过抽调精干力量、聘请专家、联合成员单位等手段,对全市1632家企业进行拉网式、全覆盖“安全体检”。今年以来,共排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632家,检查大型特种设备16000余台(套)、气瓶37万余只、压力管道466公里,排查各类隐患1428条。持续组织开展各类特种设备专项整治行动和重要时段安全专项监督检查,以整改带动整治,高压震慑、标本兼治,严厉打击存在严重事故隐患且拒不整改的违法行为,共立案查处特种设备违法案件60起。
重点领域“聚焦化”。依据新余市风险辨识清单和隐患排查清单,指导人员密集场所、涉危化品特种设备等200余家重点领域企业逐步建立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工作机制,风险辨识管控率达100%、隐患排查整改率达96%.聚焦重要时段、重点设备、关键环节,在各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和“回头看”检查,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共检查使用单位200余家,排查各类安全隐患402处,消除安全隐患402处,完成率达100%.
预防预警“智慧化”。建设“大数据+监管”充装、销售、检验、报废全过程的气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将37.1万只气瓶纳入平台监管,推行“阳光充装”,始终保持超期未检瓶、报废瓶动态清零。在全省率先开展电梯智慧化维保,从源头上杜绝电梯维保人员“以修代保、虚假保养”情况,电梯维保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健全“一键救援、两方响应、三级保障”应急救援体系,建成电梯困人“12分钟应急救援圈”。在全省率先开发数智叉车管理平台,叉车安全水平和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转载请注明出处。